编者按: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在全球化浪潮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驱动下,上海西岸,作为城市创新与发展的前沿阵地,力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知识产权战略与保护、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数据产权界定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以及企业出海策略与国际化路径探索无疑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2025 年,值此“十五五” 规划开局之际,立足上海西岸发展方向,积极回应企业关切,万慧达知识产权携手战略合作伙伴北京君策知识产权发展中心在徐汇区律师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在申城举办系列“君策沙龙”活动。
2025年2月26日,律动西岸之君策沙龙(第 1期):“‘人工智能+’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沪成功举办。上海市商标品牌协会会长樊芸,上海知识产权服务协会秘书长方舟出席会议并致辞。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及上海市知识产权法院原专委陈惠珍,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张伟君,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韬略,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学院讲师吕琳华出席会议并演讲。本期沙龙活动由北京君策知识产权发展中心副理事长汪泽主持。
方舟在致辞中表示,在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如何将“人工智能+”赋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天的沙龙主题具有时代意义。方舟认为,君策中心作为国内知名的民间智库携手在知识产权前沿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万慧达知识产权,将“君策沙龙”落地上海西岸是上海精神“海纳百川”的体现,期待系列沙龙活动的举办为上海创新生态环境注入新的活力,也为上海本地企业的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国际商标协会首席执行官Etienne Sanz de Acedo先生以视频形式致辞。他表示,“人工智能”是关乎全球创新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次沙龙的举办高度契合当前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数字化转型需求,期待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分享。
张伟君以“人工智能训练中使用数据的著作权法律风险”为题进行了演讲。张伟君以近期国内外的热点案例为引,深入探讨了当前司法实践中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侵犯著作权的判定标准,厘清审判思路。他讲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三个行为阶段,即:训练行为阶段、生成行为阶段以及生成后的传播行为阶段,并建议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规制应当“豁免训练端,管住生成端”,从而实现人工智能训练客观需要海量数据与保护著作权人利益之间的平衡。
张韬略的演讲主题是:“多源异构”复杂数据的保护与利用——以自动驾驶为例。张韬略详细分析了自动驾驶数据的多样来源,主张根据不同来源数据的特点寻求当前法律的规制和指引,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较为明晰的数据合规指引。随后,他还进一步提出了数据交易和出境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呼吁通过“国家平衡数据安全与数据跨境利用”等措施调整过严的数据出境控制并通过“国家或行业积极提供域外保护水平评估的公共服务”来降低不确定性。
吕琳华以“欧洲AI法律合规:监管框架与最新发展”为题进行了演讲。吕琳华立足欧洲,通过《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欧洲委员会人工智能框架公约》三份文件,强调GDPR与《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相辅相成的地位,《人工智能框架公约》超越欧洲而对全球的深远影响。她进一步分析了欧洲人工智能责任的立法现状,并结合近期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分享了关于全球AI治理未来动向和趋势的展望。
陈惠珍以“搜索关键词隐性使用行为的侵权认定问题”为题进行了演讲。她根据近年来“搜索关键词使用纠纷”典型案例的法律适用情况和裁判结果,分析了该类纠纷的问题和难点,提出判断“搜索关键词隐形使用”行为正当性的“两个基础性因素”和“三个具体考量因素”。她建议应进一步规范完善竞价排名广告模式,尤其针对关键词搜索结果的呈现方式,并对2024年1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第七条予以评述。
出席会议的还有上海市商标品牌协会秘书长沈宇,徐汇区司法局科长倪京涛,万慧达知识产权首席合伙人、管委会主席白刚,北京万慧达(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志刚以及来自上海等地企业代表。本次活动由北京万慧达(上海)律师事务所协办并提供会务支持。
上海办公室启用庆典仪式暨客户招待会
邮政编码:20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