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第四届“万慧达杯”中华商标协会全国高校知识产权(商标)热点问题辩论赛决赛在北京工商大学(阜成路西校区)圆满落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代表队和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代表队围绕“将他人商标作为关键词隐性使用于竞价排名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展开激烈辩论,最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代表队夺得辩论赛冠军,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代表队获得亚军。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领导出席辩论赛并致辞,中华商标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东平,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毛新述等出席辩论赛并为获奖代表队、优秀指导老师和优秀领队代表等颁奖。北京君策知识产权发展中心副理事长汪泽主持活动。
辩论赛决赛环节:与法同行、青春思辨
本届辩论赛由中华商标协会主办、万慧达知识产权冠名协办、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和北京君策知识产权发展中心承办,《中华商标》杂志社和中华商标协会互联网商标品牌专业委员会共同作为支持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产业发展促进处四级调研员严济洋、全国审判业务专家陈锦川、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黄浩、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杜颖和万慧达知识产权合伙人张涵担任评委。辩论赛决赛主席为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龙。决赛中,两支代表队的各参赛选手紧扣辩题,多维度展开攻防,于辩以明思、论以博学的思辨之风中,展现了当代知识产权青年的风采,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法辩盛宴。
严济洋
陈锦川
黄浩
杜颖
张涵
张龙
正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反方: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
决赛辩题专家解析环节:拆解辩题、引发思考
在决赛辩题专家解析论坛上,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汤茂仁,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三级高级法官刘义军,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张伟君,中华商标协会互联网商标品牌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杜剑波,万慧达知识产权管委会成员、合伙人黄晖对决赛辩题分别进行了专业点评和延伸解析,引发大家对辩题的深入思考。
汤茂仁
刘义军
张伟君
杜剑波
黄晖
汪泽
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领导在致辞中表示,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直接参与共建、政策倾斜和项目支持等方式,大力支持高校人才培养。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成功推动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设置,填补了我国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空白。2023年7月,全国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国家知识产权局申长雨局长担任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推动加强教育指导委员会建设,推动研究知识产权专业学位核心课程和主要知识点。截至目前,全国共有37所高校申请知识产权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有效衔接,为搭建知识产权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效衔接提供政策依据。
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领导表示,中华商标协会立足行业组织职能,在商标人才培养和评价方面积极开展有益探索,累计举办四届“万慧达杯”中华商标协会全国高校知识产权(商标)热点问题辩论赛,本届辩论赛更是亮点纷呈,吸引了28所高校代表队参与,辩题涵盖知识产权多领域,既有传统经典辩题,也有反映时代热点的创新辩题,不仅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也为知识产权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知识普及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辩论赛这一形式,大家看到了年轻一代对知识产权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这让大家对知识产权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为激励和表彰参赛队伍,现场还举行了辩论赛颁奖仪式,中华商标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东平,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毛新述,中华商标协会副秘书长、《中华商标》杂志社社长张豫宁等为获奖代表队颁发了辩论赛的部分奖项。
中华商标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东平(右一)为冠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代表队颁奖
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毛新述(左一)为亚军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代表队颁奖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院长陈敦(右一),
万慧达知识产权合伙人、管委会成员黄晖(左一)和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代表队颁奖
中华商标协会副秘书长、《中华商标》杂志社社长张豫宁(右一)为优秀指导老师和优秀领队代表颁奖
中华商标协会互联网商标品牌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杜剑波(右一)为最佳辩手代表颁奖